Health Lab黃精益壽膏(補脾養肺、益腎補精 | 膏滋調理 )
功效:補脾養肺、益腎補精。
有補脾、養肺、益腎補精的功能,用於脾胃虛弱、體倦乏力、飲食減少、舌乾少津、肺虛咳嗽、乾咳無痰、陰血不足、眩暈腰酸等。
傳統膏滋工藝,濃縮營養
即沖即服、方便可靠
成分:黃精、茯苓、砂仁、桔梗、陳皮、山藥;輔料:蜂蜜
淨含量:150克
從唐宋時期開始,醫家已重視膏滋的使用,並把它視為祛病強身,延年益壽的好方法。
在《清代醫方選議》中可見宮迋喜歡膏滋,宜長期服用。膏滋療法,不僅醫家喜用,而在人民羣眾中同樣受到歡迎,預見,在令後的醫療中膏滾療法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眯。為“治未病”“抗衰老、健康長壽”作出貢獻。
膏滋藥製作
①以飲片為主處方備用,貴重藥品研粉備用。
②煎煮:把飲片放入大容器內,冷水浸泡一夜(12小時以上),水埋過藥面,10~20ml,第二天用文火煎煮,待藥得到充分膨脹,再加大火力煎沸一小時以上,過濾取汁,共反覆三次以上。以藥味淡薄為度,3~4次藥汁共和,再把毛巾或四層紗布過濾(可重複)這叫除沙。再取澄清液。備用。
③濃縮:將上備用的澄清液,先用武火煮沸,去上浮沫,改用文火。此叫蒸水法濃縮,直到表面結皮時,同時不斷的攪動以防焦化。
④收膏:將冰糖或蜂蜜,加入濃縮藥液中,邊加加攪,再度濃縮,直至收膏。
收膏要求:當攪拌棒上的膏汁下滴時成一條線時(相擬拔絲),或把膏汁滴入冷水中成珠狀時,即可離火,並倒入已洗乾淨的容器中(不能用鋁罐)冷卻後加蓋,收藏備用。
膏滋藥的保存
由於膏方含有豐富的營養,正確保存膏方非常重要。存放膏滋藥的容器以搪瓷、瓷瓶為主,不可用鋁鍋、鐵鍋等。保存時需要注意防潮防黴變。
膏滋藥的服用
服用膏滋藥,最好在清晨空腹時服用。此時腸胃空虛,吸收力強,且不受食物干擾,藥物易於揮發作用。
一般每次服1~2湯匙,用開水沖服。藥後稍停片刻,隨後進早餐。服用膏滋藥期間,忌食蘿蔔,醬菜,濃茶,以免影響藥效。